这两天,我分享了2-7岁几何思维启蒙那点事儿,也终于把欠了大家很久、玩具展呼声特别高的品果空间探究盒子给介绍了:
玩法太多,全是宝藏,边写边想,大家get到它的好了没
哈哈,没关系,它比较内秀,慢慢了解了,可能你就像这个读者一样了(我算了算,几千块积木这得至少10套了吧)……
嗯,这里面宝藏确实不少,我尤其喜欢它配套的练习册,每一本都设计得太好了,好多咱觉得普通的玩具,在这里都变得超级有意思。
今天就想借鉴里面的内容,和大家专门来说说七巧板+四巧板,这个难得咱童年都有、却可能一直不知道咋玩的东东,也是我分享的一年级前后数学文章里,校长爷爷超级推荐的益智教具~
让我们和孩子一起,动手动脑变聪明~
大家知道七巧板的历史不?为了写这篇文,我特意去查了查,发现七巧板,竟然始于1000多年前的宋朝!
当时有个叫黄伯思的人,发明了一种桌子,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,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,比如三个人拼成三角形,四个人拼成四方形……
后来,这种桌子演变成了一种玩具,十分巧妙好玩,人们叫它“七巧板”,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了。
再后来,七巧板传到西方,又被称为“东方魔板”,被认为是非常好的空间智力开发玩具:它对于空间思维的开拓能力,比普通拼图游戏要更好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
这是因为:七巧板里包含了基础几何图形、图形分割、图形组合、图形对称、面积和等量代换等多种数学知识,所以能灵活操作七巧板的孩子,都具有相对全面的几何思维。
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波超实用的陪娃玩七巧板攻略!
认识基本几何形状
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,用七巧板来认识形状是最浅显易懂的。
先和孩子一起看看,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?
七块板里面,有5块是三角形、还有2块分别是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。
拿出三块形状相同、大小不同的三角形,比较一下,哪个最大?哪个最小?
找出两个三角形,把它们的一端对齐,有没有什么发现?